新乘®讓體育更環保,讓交通更靚麗!
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
于2023年8月8日在成都順利落下帷幕
這是繼2001年北京大運會、2011年深圳大運會之后,中國大陸舉辦的第三次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此次大學生運動會,從開幕式起就備受矚目,體育賽場上的競技角逐萬分精彩,賽場之下的彰顯古蜀底蘊與綠色低碳理念的運動場館同樣亮點十足。
圖/成都大運會官網
成都大運會共設置比賽訓練場館49處,其中新建場館13個,升級改造現有場館36個,有13個新建場館均達到綠色建筑二星級標準。
大運會場館充分運用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過“小、巧、省”的改造辦法,實現場館低碳、節能、環保,成就了一場展現運動風采與青春活力的精彩盛會,向全世界淋漓盡致地展示我國傳統文化的璀璨風華和綠色發展之路的決心。
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尋找,這些“川味”場館究竟藏了多少“低碳”密碼吧!
東安湖體育公園
古蜀文化 環保內核
東安湖體育公園由“一場三館”構成,即4萬座大型甲級體育場、1.8萬座特大型甲級體育館、3000座游泳跳水館、小球館。主體育場是一座外立面采用全國為數不多的正圓形“飛碟”造型,作為古蜀文化象征的“太陽神鳥”圖案懸浮其上。
圖/成都大運會官網
屋頂的“太陽神鳥”圖案由12540塊玻璃拼裝組成,寬約46米,總面積約27000平方米,是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太陽神鳥”拼圖。除了外觀壯麗大氣,也兼備環保節約的內核:玻璃拼裝黏結使用的是綠色建材有機硅密封膠。
圖/成都大運會官網
主體育場首次在西南地區大規模采用“預制清水砼看臺板”,該項新材料100%工廠定制生產,無現澆、無裝飾,是目前最為環保的施工方法;“三館”外立面由科技感極強的水平金屬百葉構件裝飾,以整體統一形式呈現,實現功能空間有機整合。
作為國內罕見的正圓形體育場,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結構復雜,“一場三館”主體鋼結構總用鋼量2.75萬噸,約相當于4座埃菲爾鐵塔的重量。鋼結構作為綠色建材,減少建筑垃圾和污染物產生同時,還可反復利用。
此外,場館的5.4萬平方米金屬屋面系統,包含直立鎖邊屋面系統及裝飾鋁板系統,確保滴水不漏。屋面均采用隔聲節能設計,內置保溫隔熱層等13層結構,除具備屋蓋作用之外,還可充分節約能源。
圖/成都大運會官網
鳳凰山體育公園
以茶會友 智慧系統
鳳凰山體育公園,外觀整體呈銀白色,總建筑面積近12萬平方米,鳳凰山體育公園總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占地43.67公頃,公園內建有一個6萬座的專業足球場、一個1.8萬座的綜合體育館以及一座多功能館。
圖/四川科技報
從空中看,體育場館好似四川的蓋碗茶——足球場是茶碗,體育館是茶蓋,下部的大平臺是茶托,三件套構成一個整體。
圖/鳳凰山體育公園
此外,場館外立面設計靈感源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蜀錦”,榮獲中國鋼結構金獎,并入選“2022 中國新時代100大建筑”。
圖/四川科技報
場館還配備了智慧能源管理系統,讓場館運行更加智能穩妥。在場館的配電柜、燈箱、排水管網等各個功能區,集成了大量傳感器,并通過平臺遠程啟停,來調控整個場館的用水、用電、用氣等。
圖/四川科技報
新都香城體育中心
連廊雙館 海綿城市
場館設計融合“清蓮”的造型概念,建筑的線條柔和如水波,合建的兩館舒展如葉,兩館之間中庭漏斗狀的采光井更像蓮葉中央的水滴,是獨特的“連廊雙館”的結構。建筑造型取意書香,立面層層疊疊的外裝飾遮陽板,如同徐徐展開的萬卷詩書。
圖/中國建筑
作為區級體育中心,新都香城體育中心場館定位兼顧賽事活動與全民健身,為周邊群眾提供寬敞的運動場所,可承辦籃球、游泳、電競等賽事。
圖/成都大運會官網
場館植入“海綿城市”理念,可以讓地面高效滲水、透水,持續保持路面干爽、安全。更重要的是,場館還具備雨水自然留存的功能,年回收雨水3000噸以上,基本滿足場館綠化養護用水。
圖/成都香城投資集團
高新體育中心富含蜀韻 節能降碳
高新體育中心位于高新區中和片區,由多功能體育館、全民健身館、綜合服務中心、體育場、壘球場、風雨球場等組成,已成功服務2022年世乒賽團體賽等國際大型賽事。
圖/川觀新聞
從高空中俯視,場館如同三顆白色明珠,掩映在城市公園中,顯得錯落有致,別有意境。其設計靈感來源于蜀錦,遵循“韻動絲路、綠秀錦城”的設計理念,讓建筑如同音符一般躍動于錦官城中。
圖/中建西南院
場館綜合設置雨水回收系統、室內CO2濃度監控系統、與排風設備聯動的CO濃度監測裝置、過渡季節全新風運行等節能系統及設備,有效實現節約資源,提升環境價值。
中國古典文化之美為魂
綠色低碳科技為骨
成都大運會就是一個縮影
讓綠色生活成為時代新風尚
在“雙碳”目標的驅動下,大乘環保作為全球領先的水性運動地材制造商,將繼續堅持“做安全第一的綠色技術”的理念,踐行“讓體育更健康”初心使命,為推動綠色發展、加快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來源:成都大運會官網、成都日報、川觀新聞、四川科技報等